顯示具有 PMI統計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PMI統計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

天龍國PMP在吃麵,你喊什麼燒?擁抱Wet Agile吧

徐柏峰
Source: PM Network, 2010~2014年11月號各期封面
PMI年度最佳專案獎,是PM業界的金像獎
        專案管理協會(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, PMI)在全球105個國家,有超過45萬名會員,是最具公信力的專案管理組織。每年11月號的PMI Network月刊,照例會把PMI選出的年度的最佳專案(PMI Project of the Year Award),當成封面故事。以PMI在專案管理領域的地位來說,這個年度最佳專案獎,相當於PM業界的奧斯卡金像獎,有了大獎的加持,獲獎的公司不但可以博得好名聲,團隊的成員日後想「換個環境」工作,身價應該也可以水漲船高。


參賽規則看似簡單,但進入門檻高不可攀

        PMI年度最佳專案獎的參賽資格說:「不限國家、專案型態、產業,也不論是公家機關還是私人公司,只要可以體現專案管理理念和技巧的,而且專案規模在1億美元以上的,都可以自行報隊參加。」不過,從獲獎紀錄來看,如果不是從事營建、國防或航太產業的「天龍國專案」,得獎的機會根本微乎其微。因為長久以來,PMI透過PMBOK Guide推廣的,其實是這些天龍國產業的工作方式。

2014 PMI年度最佳專案,頒給營建類專案
Source: PM Network, 2014年11月號
        2014年的最佳專案獎,頒給AP60 Phase 1 Project專案,這是一個大型營建案。主要內容是鋁業大廠Rio Tinto Alcan公司,斥資13億加幣(相當於11.18)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尙吉爾地區(Jonquiere),興建大煉鋁廠,為了確保專案「如期、如質、如預算」完工,業主找了知名的營建業顧問公司Hatch and SNC-Lavalin操刀,召集一群PMP組成團隊,並在過程中力求實踐PMBOK Guide的知識。在專案進行過程中,曾經發生過1次重大需求變更,當時專案高層歷經嚴謹的審查程序,決定接受變更,追加75百萬的預算,並展延1個月的工期。後來,團隊「將士用命」,導入層層的風險管理機制,讓專案在極低的工安意外率中,提早1個月完工,並且還引入新的工法,讓煉鋁廠可以多開出40%的產能,這樣輝煌的成績,獲得PMI年度最佳專案管理的肯定,實至名歸!

2013 PMI年度最佳專案,也是頒給營建類專案
Source: PM Network, 2013年11月號
        再看2013年的最佳專案,也是營建業的故事。澳洲南部的阿德雷德市(Adelaide ),在歷經7年乾旱之後,決定投入14億澳幣(12億美元),興建海水淡化廠,讓阿德雷德的110萬居民,不再受到無水之苦。阿德雷德是南澳第一大城,不論是工業還是民生用途,用水量都很大,在持續的乾旱威脅下,阿德雷德市府為了提升專案執行效率,派出獲得授權的官員,和承包廠商組成執委會(Steering Community),在專案過程中共同決定重大事項,這個執委會,就相當於PMBOK Guide提到的「變更管理委員會」(Change Control Board, CCB)。專案進行到一半,乾旱災情越來越嚴重,市府順應民意提出需求變更,希望提早上線,並要求加倍海水淡化產能,專案執委會評估後同意變更,並且追加了4.5億澳幣(3.87億美元)。專案執行的結果,比預期提早了19天完工,預算執行率高達99%,還交出號稱可以幫阿德雷德供水50年的好成績,至於專案管理是符合PMBOK Guide規範的那些「一定有的事」,就不必再多說了。

PMI歷年最佳專案獎,天龍國產業幾乎包辦
        PMI接連2年把大獎頒給營建業,並不讓人意外。PMI1989年開始辦獎以來,頒了18個獎座給營建類專案、5個獎座給國防和政府專案,1個獎座給航太專案,這幾個產業的得獎率加起來超過92%,幾乎就是「包牌」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些產業專案的執行方式,「最能代表PMI專案管理理念」。

Source: PMI年度最佳專案官網
營建、國防和航太類專案,適合計畫驅動的作法
        從專案管理的「三重限制」(Triple Constraint)來說,營建、國防和航太類專案,預算規模上億(美元)、動員人數上百,花上好幾年執行,是很常見的事,這類專案的共同特色,就是業主在期初就清楚描述出最終的交付成果,需求變更是例外。每個專案從啟動日起,都要先花大量時間做詳細規劃,然後再交由團隊按計畫執行,專案進行過程中,管理當局定期查驗,確保專案按照計畫執行。由於營建、國防和航太類專案的交付項目都很明確,為了避免變更頻繁發生,專案主要利害關係人共組CCB,嚴格審查每個需求變更提案,CCB審議結果相當於修改過的新合約,對專案會產生重新定義範圍、時程和預算基準的效果,因此變更提案必須慎重,審議過程必須嚴謹,才能確保專案如期、如預算,交付出一開始就訂明的最終成果。這種專案管理的思維,必須依賴大量的正式文件,因此這類的專案又稱為「計畫驅動」(Plan-driven)專案。

多數專案從業人員,並非來自天龍國產業
        PMI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專案組織,全世界有60幾萬名PMP,把每個專案團隊的人數加一加,一定遠遠超過這60幾萬,但令人好奇的是,這世上到底有多人專案從業人員,是來自營建、國防和航太這些計畫驅動產業呢?PMI在全球有將近50萬名會員,從會員的產業分布來說,營建、國防和航太這3大計畫驅動產業人數所佔的百分比,大約只有15%,換句話說,絕大多數的PMI會員從事的工作,並不是計畫驅動的產業,不過透過教科書上面學到的「專案管理」,卻是源自計畫驅動產業的工作方式。
硬套天龍國專案的遊戲規則,就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
1970年代以來,從天龍國產業衍生出來的計畫驅動做事方法,一直是專案管理的主流,不過,隨著專案和專案管理概念越來越普遍,在實務界聽到的雜音反而越來越多,例如,很多考了PMP的朋友回到職場上,抱怨「公司文化不成熟」、「同事不願意寫文件」,也抱怨「客戶不尊重專案管理」之類的。其實,如果把焦點放在台灣、大陸、香港和新加坡這個「大中華地區」,簡單問3個問題,就可以發現在專案職場上硬把計畫驅動的遊戲規則當成「尚方寶劍」,根本就是「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」(Using Ming’s sword to chop the official of Ching Dynasty)


第一,大中華地區有多少專案從業人員,是在營建業、政府國防或是航太業工作呢?根據統計,這3大計畫驅動產業人數最少的是台灣,只有3.34%,最多的是新加坡,不過也只有10.06%。以台灣來講,專案從業人員最多的是資訊業,其次是製造業和工程業(電子業),加起來逼近7成,這7成的專案人口每天面對的工作性質,和PMBOK Guide描述的境界很不一樣,以資訊業為例,在軟體開發專案中,業主通常在期初只有需求大方向,而且在看到實際成品之後,往往會產生新的需求,專案執行是業主和開發團隊逐步釐清需求的過程,專案需求變更是一定會發生的事,這和計畫驅動專案的本質有很大的不同。
Source: Project Management Salary Survey, 8th
其次,計畫驅動產業裡的大型團隊,在大中華地區佔了多少呢?根據統計,每天必須密切互動的專案團隊,就算在「兵多將廣」的中國大陸,20人以上組成的大部隊,也只有25%而已,在台灣,70%的專案團隊,是9人以下的組成的小型戰鬥團隊。試想,如果專案幾個月就要交件上線、客戶期初講不清楚需求,而且期中還會變來變去,身為PM的您,完全遵循計畫驅動的那些聖經教科書的步驟,要求只有小貓兩三隻組成的團隊,在專案成品以外另外再交四五十份正式文件,可以想像會招致多大的反彈。
Source: Project Management Salary Survey, 8th
第三、大中華地區的常見專案規模,預算大概是多少呢?以台灣為例,雖然我們的工時長、品質又好,交件又迅速,但可能是因為產業別的關係,超過70%的專案是小於1百萬美元的「小專案」,超過1千萬美元的專案只有9%,至於PMI年度最佳專案要求的1億美元最低門檻,醒醒吧,這是為天龍產業PMP量身訂做的獎項,人家在吃麵,你喊什麼燒啊?與其幻想上台領獎,還不如想想怎麼善用客戶給的少少錢,做出能幫使用者解決問題的成品,還比較實際。
Source: Project Management Salary Survey, 8th
Wet Agile融合計畫驅動和敏捷方法,是專案管理的未來趨勢
        針對天龍國專案管理理論和其他產業實務脫節現象,PMIPMP認證大賣之後,從2011年起,複製軟體產業來自實務界的成功經驗,融合敏捷開發(Agile Development)、精實管理(Lean Management)和看板(Kaban)等實務元素,推出以歡迎變更為前提,適用於大多數專案的PMI-ACP®認證,成為PMI認證市場的另一隻金雞母。平心而論,不論是計畫驅動的管理機制,還是主張價值驅動的敏捷方法,方法本身沒有優劣對錯,只有適不適用的問題。最近幾年來,隨著敏捷的思維在各個產業開枝散葉,有些專案團隊,演進出一套「在計畫驅動的框架下,使用敏捷交付成品的最佳實務」,稱為「潮濕的敏捷」(Wet Agile),我大膽地說,在可預見的未來,Wet Agile就是最值得學習的專案管理實務。至於Wet Agile要怎麼運作,請聽下回分解。




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

有PMP又怎樣,照樣領低薪

徐柏峰
圖片來源:http://learnthat.com/2008/01/how-to-ask-for-a-raise/
踏入專案管理領域以來,常看到業者的文宣說「取得PMP證照 = 增加專業競爭力」,不過這幾年以來,工作上接觸的上千的PMP,幾乎沒聽過哪位前輩,講出飛上枝頭做作鳳凰的故事。身為PMP的過來人,基於不服氣的心態,我試著針對「有PMP能不能加薪?」這個疑問,找出比較可靠的答案。
我推論的假設是:如果具備的能力對工作有用,而且可取代性低,就是值錢的「專業」。換句話說,如果某個「專業」不受到薪資市場的肯定,那麼這個「專業」不是工作上用不到,就是可取代性很高。
PMI釋出的專案從業人員薪資調查(Project Management Salary Survey, 8th),報告中的統計數字,透露出當中的玄機。根據統計,台灣PM的薪水水平,從2007年起算,世界排名從第18名,一直「進步」到第30名,就連年均國民收入只有2,450美元的的奈及利亞,PM年薪中位數都還比台灣高7千多美金;台灣逐年退步的同時,靠著銀彈和組織化戰術,用考古題開PMP課程的補習班,卻每個月卻像工廠一樣,不斷製造只會背題目考試,卻不能上場做事的PMP,這群人就像背口訣考到駕照的人一樣,沒辦法把PMP的原理,真的用在工作上。對用人的公司來說,既然應徵來的人頂著PMP證照,但卻不會工作,而市場上有這張證照的人又那麼多,證照對薪資的加分效果當然很差。
更有趣的地方是,其實,PMIPMBOK® Guide裡面推動的「專案管理」,把專案細分成5大流程群組、10大知識領域,一共47個工作流程,PMI在自己官網上販售的PM文件範本大全》(A Project Manager’s Book of Forms),洋洋灑灑列舉了50多份文件樣本,是的,您沒有看錯,身為一個「專業」的專案經理,竟然有50多份文件要做,在以中小型團隊為主的華人地區,如果業主沒要求,結案也沒用到,老闆會不會投資人力去養這些文件,答案應該很明顯吧?與其抱怨公司文化不成熟、同事懶得寫文件或是客戶不尊重專案管理,不如回頭想想,目前主流的這種「專案管理」,當初到底是怎麼來的?
其實,這套遊戲規則,打從一開始就是從營建和國防航太產業累積出來的做事方法,PMI1989年開始,每年頒獎給「最能代表PMI專案管理理念」的年度專案,這個獎一直到2014為止,一共頒了18座給營建業、5座給國防和政府專案、1座給航太專案,這些專案的預算通常是天價,而且動員的人數也非常可觀,而且專案一開始,客戶就能明白描述最終成品的規格,專案是透過詳細計畫,實踐固定規格的過程,因此需求變更是例外,必須召開正式的「需求管理委員會」,決定是否追加減預算或重訂時程來接受變更。這種「天龍國專案」的遊戲規則,和普羅大眾經手的專案很不一樣,因為很多產業的專案,人數少、時程短、客戶開始只講得出大方向,而且在過程中需求一定會持續變更,硬套「天龍國專案」這種「先寫作文再做事」的工作流程實在有困難。詳細統計請參考天龍國PMP在吃麵,你喊什麼燒?擁抱Wet Agile吧!
Source: 彙整自 PMI Project of the Year 官網

再來看另一組數字。您知道在台灣、中國、新加坡和香港等「大中華地區」,有多少人真的從事營建和國防航太等工作嗎?有多少人有幸在管理這種「天龍國專案」呢?光以台灣來講,PM從業人數最多的資訊科技業,至於天龍國產業的專案從業人員,只有3%多而起。換句話說,有超過96%的專案,根本不適合硬套PMP那些計畫驅動的瀑布式流程。這個情形,在其他華人地區都很像,因為工作用不到,所以薪水當然少囉,這就是當初那些PMP補習班廣告沒有告訴您的事。

相關文章:天龍國PMP在吃麵,你喊時麼燒?擁抱Wet Agile吧PM薪事報你知:想賺高薪,動則得救PM薪事誰人知,全球排名篇:專業人才淪賤民,台灣競爭力悲歌
(本文作者為敏捷教練,全球首批敏捷專案管理師PMI-ACP®、台灣、中國兩地首位專案風險管理師PMI-RMP®)

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

從PMI Fact File,窺探專案管理市場的未來

徐柏峰
每期 PMI Today 的 PMI Fact File,都會公布 PMI 全球會員數、PMBOK Guide®流通數,以及PMI 旗下各大專案管理相關認證的取得人數,持續觀察這幾個數字,可以發現,截至2014年12月底為止:
1. 全球取得PMP的總人數,已經超過63萬人,每月PMP取得人數的成長率雖然不高,細水長流的效果非常明顯。
2. 各版本累計的 PMBOK Guide®計的流通數,已經超過470萬本,足見PMI在專案管理的領域,已經取得別人無法取代的發言權。
3. PMI-ACP® 從2011年第4季問世以來,每月認證取得人數的成長率,持續領先PMI的其他認證,即將成為 PMI 的下一個金雞母。

資料來源:各期 PMI Today

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

PMI-ACP人數、國別統計

徐柏峰
截至2014/02/01為止,全球共有4,734名敏捷專案管理師(PMI Certified Agile Practitioner, PMI-ACP®)其中人數最多的是美國,約有2,929人,台灣人數73人,排名第7位。






(本文作者為敏捷教練、全球首批敏捷專案管理師PMI-ACP®、台灣、中國兩地首位專案風險管理師PMI-RMP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