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

敏捷專案管理: 素人造車的故事 WikiSpeed

徐柏峰


roadster three quarter
圖片取自 WikiSpeed 網站
汽車排放的廢氣,一直是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,國內外很多汽車製造大廠,都投入開發低油耗、低排放的環保節能車,希望能在市場上攻城掠地。20128月間,美國政府宣布未來的車輛平均油耗標準 (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 Standards, CAFE),要求汽車業者出廠的家用車,在2025年前要達到每英里54.5加侖(miles per gallon, MPG),相當於加1公升的油要能跑23.17公里(Kilometers per liter, KPL)的水準。用風險管理的術語來說,如果業者能提前做出新產品,符合這個未來法規的要求(Regulatory Compliance),就是一個創造買氣的正面機會,如果業者反應慢半拍,不能快速推出新產品,這就是一個負面威脅了。對汽車製造業來說,推出新車就是一種改變,不過既有改變流程非常緩慢,從企劃、研發到生產,每個階段都是以年為單位,等到成品銷售到客戶端,收到回饋意見,已經過了好幾年。因此有人比喻說,如果有設計工程師想改門的規格,要花上10年,等到投資在舊門模組生產線的1億美元都回本,才能再做下一個。[1] 如果您在汽車大廠的明日之星,奉高層指示,需要帶隊開發1輛油耗 100 MPG (42.51 KPL)5秒加速到100公里、極速239公里的原型車,您覺得要花多少時間呢?有人用敏捷專案管理法,3個月就做到了!
2008年間,美國知名汽車保險公司(Progressive Insurance)主辦了一場汽車設計大賽,祭出總獎金1億美元,吸引各方車壇好手,打造「油耗100 MPG而且真的能開上路」的原型車。當時一名叫做Joe Justice的年輕人,決定投入這場賽事,起初他孤軍奮戰,拼裝出一個不是很理想的雛型,達不到比賽的高規格,來自軟體業的他並不氣餒,決定用開放原始碼(Open Source)的方法,在部落格上詳述自己閉門造車的過程,廣召有志之士共襄盛舉。Joe的熱血打動了很多網友,不到幾天的時間,Joe從「撞鐘的校長」,升格為Team Leader,帶領來自4個國家的44名志工,以WikiSpeed為隊名,向100 MPG的方向邁進。
當時WikiSpeed這一隊,既沒有財團挹注、也沒有知名大學的研究資源,更慘的是,Joe從學校畢業以後,一直待在軟體產業用敏捷開發法工作,對於怎麼憑空造出一輛車,根本就沒有頭緒。個性樂觀的Joe,索性把出社會以來學過的所有敏捷「招式」,全部用在WikiSpeed這個專案上。
第一,Joe採用Scrum框架,以7天為1個衝刺期,每隔7天他就召集WikiSpeed的團隊成員,檢視大家共同開發的實際成果,並決定未來7天需要修改或是新增的部分。
第二,X-Prize主辦單位強調,參賽車都要符合道路安全規定,針對這個需求,Joe二話不說,用User Story搭配測試驅動開發(Test Driven Development, TDD)來解決。當時他在一張便條貼上寫道:身為一個使用者,我開的車子二氧化碳排放要低於每100公里100公克,如此一來我才能減少氣候變遷(As a user I can drive a car emitting less than 100g of CO2 per 100km driven so that I can reduce climate change)為了滿足這個需求,WikiSpeed團隊DIY了一個測試儀器,先從達不到排氣標準的案例開始測試,然後邊做邊改,做出符合大會排氣規定的版本。[2]
第三,極致開發法(Extremely Programming, XP)知名的配對工作(Pair Programming),在Joe的團隊發揮到淋漓盡致。在WikiSpeed專案中,團隊謹守「2個臭皮匠勝過1個諸葛亮」的心法,所有的工作都是21組,執行工作時都是邊做事邊說話,一方面腦力激盪,也讓彼此都能掌握技術細節,省掉傳統開發流程中先寫詳細文件再開會說明的時間。
第四,WikiSpeed雖然是跨國團隊,溝通效率卻出奇的好。Joe深知可見度(Visibility)在團隊開發中的重要性,因此他在工廠裡面放了一大面白板,貼上專案開發的願景和里程碑,讓團隊成員抬頭就看到為何而戰,同一面牆上也用便條貼組成產品功能清單(Release Backlog)和本期功能清單(Iteration Backlog),讓大家知道彼此正在做什麼、還要做什麼、有什麼問題,以及做完了什麼。這個直覺的作法,正是精實(Lean)專案管理教科書上鼎鼎有名的看板(Kaban)。另外,因為WikiSpeed成員橫跨多個國家,不能隨時見到面,因此Joe也利用社群網路聯繫團隊,透過雲端儲存空間交換文件電子檔,充分做到溝通無障礙。
standup meeting in front of kanban board
圖片取自 WikiSpeed 網站
Joe的熱情鼓舞下,WikiSpeed這支汽車製造業者眼裡的雜牌軍,用敏捷拼盤的作法,在3個月做出一輛原型車,竟然拿到X-Prize主流汽車類的第10名,把一百多家各國汽車廠和知名大學團隊甩在後面,跌破很多專家眼鏡。X-Prize這一仗聲名大噪後,WikiSpeed團隊受邀在2011年參加北美汽車大展(North American International Auto Show),主辦單位把他們的車子放在主樓層展示,位置排在福特和雪佛蘭的中間,讓他們出盡了鋒頭,而探索頻道(Discovery Channel)、紐約時報(New York Time)和國家地理頻道(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)這些主流媒體,都爭相報導這個敏捷團隊素人造車的故事。
02 low-res from CTR Flickr
圖片取自 WikiSpeed 網站
(本文作者為敏捷教練、全球首批敏捷專案管理師PMI-ACP®,以及台灣、中國兩地首位專案風險管理師PMI-RMP®)



[1] Steve Denning, Wikispeed: How A 100 mpg Car Was Developed In 3 Months, Forbes, http://www.forbes.com/sites/stevedenning/2012/05/10/wikispeed-how-a-100-mpg-car-was-developed-in-3-months/

1 則留言:

  1. 徐老師

    拜讀大作
    你寫的這篇報導真是太好了
    希望敏捷能夠改變我們的世界
    就從一輛車子開始
    希望下載這篇文章的人
    能夠尊重智慧財產
    標明出處!

    加油!

    回覆刪除